全球工业自动化巨头 ABB 在 2025 中国工业机器人及智能装备博览会上,重磅发布新一代机器人智能配件系列,包括高精度力控传感器、无线通信模块及长效润滑组件,同步宣布上海机器人配件生产基地产能扩容完成,核心配件国产化率提升至 90%,交付周期缩短至 7 天,可为企业降低配件采购及运维成本 25%,持续赋能新能源、汽车、电子等行业自动化升级。
此次发布的核心配件中,ABB ForceControl HC 力控传感器成为焦点。该传感器精度达 ±0.1N,可实时捕捉机器人末端执行器的力反馈数据,配合 ABB RobotWare HC 软件,能精准适配精密装配、打磨抛光等场景。在电子行业芯片封装环节,搭载该传感器的 ABB IRB 1200 机器人,可实现芯片与基板的微米级贴合,良品率从 95% 提升至 99.8%,解决传统装配中因力度控制偏差导致的产品损耗问题。同时,全新无线通信模块支持 5G + 工业以太网双连接,信号传输延迟低于 10ms,即使在高电磁干扰的汽车焊接车间,也能确保机器人与控制系统的稳定数据交互,设备离线率降低 30%。
本土化产能布局成为 ABB 配件服务的重要支撑。上海机器人配件生产基地经过半年扩容,新增 3 条智能生产线,可年产力控传感器、伺服电机编码器等核心配件 15 万套,其中 90% 核心元器件实现国内采购。以常用的 ABB 机器人减速器为例,本土化生产后,成本较进口配件降低 28%,且通过就近仓储布局,华东地区客户可实现 48 小时内配件送达,中西部地区交付周期也缩短至 7 天,较此前进口模式提速 60%。某汽车零部件企业负责人表示,采用上海基地生产的 ABB 机器人润滑组件后,不仅采购成本下降 22%,组件使用寿命延长至 8000 小时,机器人保养周期从 3 个月延长至 6 个月,年运维成本减少超 12 万元。
在多行业应用中,ABB 智能配件展现出强劲适配能力。在新能源电池制造领域,ABB 长效润滑组件耐高低温范围达 - 30℃至 120℃,适配电池干燥车间严苛环境,某动力电池企业引入后,机器人在电芯搬运环节的故障间隔从 2000 小时延长至 5000 小时,生产线连续运行率提升至 98%;在 3C 电子行业,ABB 视觉定位配件与机器人协同作业,可实现手机外壳的全自动检测与分拣,检测效率达 200 件 / 小时,较人工检测提速 5 倍,误检率控制在 0.1% 以下。
“配件是机器人高效运行的‘基石’,我们通过技术创新与本土化产能结合,让更多企业享受到自动化升级的红利。”ABB 机器人事业部中国区负责人表示,目前 ABB 已在全国建立 20 个配件区域仓,提供 7×24 小时在线诊断及配件更换服务,同时推出配件生命周期管理方案,通过大数据分析提前预警配件损耗,帮助企业减少非计划停机。业内分析师指出,ABB 智能配件的技术突破与本土化落地,将推动国内机器人运维市场标准化发展,预计未来 3 年可助力制造业企业平均降低自动化设备运维成本 20%,进一步加速智能制造普及。
了解更多—ABB机器人配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