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2025 年 9 月 5 日】ABB 集团最新财报数据显示,2025 年第三季度机器人配件业务营收同比激增 23%,其中中国市场贡献占比达 41%。这一增长态势主要得益于上海超级工厂伺服电机生产线的全面达产 —— 该生产线年产能已提升至 6 万台,配合全自动化喷房的规模化运营,形成了从核心部件到整机集成的完整本地供应链体系。配件业务的爆发式增长不仅支撑了 ABB 机器人整机订单的快速交付,更通过技术革新重新定义了工业自动化的性能标准。
材料革命:碳纤维配件重塑机器人效能极限
在高端配件领域,碳纤维材料的规模化应用成为 ABB 技术突破的关键。为 IRB 6700 系列定制的碳纤维焊枪支架通过 35% 的减重设计,使高频焊接作业中的振动幅度降低 42%,连续 8 小时作业的焊点偏移量控制在 0.1mm 以内,维护周期从 500 小时延长至 1500 小时。这种 T700 级碳纤维材料轴向刚度达 160GPa,在 2 米臂展工况下,末端重复定位精度提升至 ±0.02mm,较传统钢臂提升 60%,完美适配新能源汽车电池极片焊接等精密制造场景。
同步升级的新一代 OmniCore™控制器配件引入智能能耗优化算法,与 Volvo 工厂部署的 1300 台机器人形成协同效应,通过再生制动技术实现 20% 的能耗降低。ABB 机器人中国研究中心材料实验室负责人表示:"我们正测试具有自修复功能的纳米改性碳纤维臂管,预计可将使用寿命再延长 50%,目前实验室数据显示其预测性维护准确率已达 92%。"
本地化突破:80% 本土供应链支撑快速响应
依托 "领御华章" 本地化战略,ABB 上海超级工厂实现了伺服电机、精密减速器等核心配件的 80% 本土采购率。专为中国市场开发的 Lite + 系列配件通过模块化设计,将物料搬运机器人的部署成本降低 30%,其标准化接口使中小企业的自动化改造周期缩短至 72 小时以内。针对电子制造业需求,本地化生产的 IRB 1200 配件套装使机器人节拍时间缩短 5%,重量减轻 20%,在 3C 产品装配线上实现每小时 300 次的高速拾放操作。
这种深度本地化策略带来显著市场回报:2025 年上半年,中国市场定制化配件订单量同比增长 47%,其中 PoWa 协作机器人专用末端执行器因兼容弧焊、拧螺丝等多场景需求,市场占有率跃升至 39%。ABB 集团高级副总裁韩晨指出:"配件本地化不仅提升了供应链韧性,更让我们能快速响应中国客户的特殊需求,比如食品医药行业的防腐蚀配件改造,这在国际通用产品体系中是难以实现的。"
生态协同:跨界合作拓展配件应用边界
在建筑自动化领域,ABB 与威琅电气的战略合作为配件业务开辟新赛道。双方联合开发的预制电气安装系统将模块化连接器与机器人配电配件整合,使模块化建筑的现场电气安装时间缩短 70%,成本降低 30%。该系统采用即插即用设计,配套的 S3C-H-S 微型断路器配件通过半模块设计实现辅助与信号功能的集成,较传统方案节省 1.5 个模块空间,同时获得 UL1077、VDE、CCC 等全球认证。
面向智能制造升级需求,ABB 配件体系正在构建 "硬件 + 软件" 的生态闭环。其推出的 "Follow me" 系统配件包包含 3D AI 视觉传感器和力控模组,通过 "示范 - 学习 - 应用" 三步流程使机器人编程效率提升 80%。国际机器人联合会(IFR)2025 年技术白皮书显示,采用这种智能配件的机器人部署周期较行业平均水平缩短 62%,运维成本降低 41%。
随着碳纤维配件市场规模预计 2025 年突破 22 亿美元,ABB 正将上海超级工厂的配件产能向东南亚市场辐射。从汽车焊接车间的高频振动控制到模块化建筑的快速装配,ABB 机器人配件正通过材料创新、本地化生产和生态合作三大支柱,构建起覆盖全行业的自动化升级解决方案,推动工业机器人从通用设备向精准适配的 "定制化生产力" 转型。
了解更多—ABB机器人配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