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工业自动化领域,机器人的稳定运行与高效作业离不开核心配件的支撑。近日,ABB 机器人推出新一代配件产品矩阵,涵盖伺服驱动系统、高精度传感器、柔性末端执行器等关键品类,凭借 “高可靠性、强适配性、智能互联” 三大核心优势,为汽车、3C 电子、新能源等行业的智能制造升级提供关键保障,引发业界广泛关注。
新一代伺服驱动系统量产,破解高负载作业难题
作为机器人的 “动力心脏”,ABB 最新发布的 IRC5c Compact 伺服驱动器系列近日正式实现量产。该系列由 ABB 瑞士研发中心联合中国团队历时 2 年攻关,采用模块化设计,功率覆盖 0.75-15kW,适配 ABB IRB 1200、IRB 2600 等主流机器人型号,尤其针对重载场景优化 —— 搭载该驱动器的 IRB 6700 重载机器人,在持续搬运 500kg 工件时,位置控制精度仍能保持 ±0.05mm,电机温升较上一代降低 18%,连续作业故障率下降至 0.03% 以下。
目前,该伺服驱动系统已批量应用于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的电池模组装配线,配合 ABB 机器人完成电芯堆叠、模组焊接等关键工序。据特斯拉生产部门数据显示,装配 IRC5c Compact 驱动器后,机器人作业节拍缩短 12%,年度维护成本降低 25%,其稳定性通过特斯拉 1200 小时连续运行测试认证,成为高端制造领域的 “动力标杆”。
智能传感器家族扩容,解锁场景化精准感知
为提升机器人对复杂环境的适应能力,ABB 近期扩充智能传感器产品家族,新增 3D 视觉传感器、力控传感器及环境监测传感器三大品类。其中,ABB 3D 视觉传感器 TrueView 400 采用双目视觉 + 激光测距技术,可实现对不规则工件的三维轮廓扫描,定位精度达 0.02mm,在某手机玻璃盖板分拣产线中,该传感器配合 ABB 机器人完成 “无序抓取 - 精准定位 - 无损放置” 全流程,分拣效率较人工提升 5 倍,不良率控制在 0.08% 以内。
而专为精密装配设计的力控传感器 FlexForce 200,能实时监测机器人末端的力与力矩变化,精度可达 ±0.5N,在汽车变速箱组装场景中,可精准控制轴承压装力度,避免过压损坏零件,使压装工序良品率从 98.2% 提升至 99.9%。此外,环境监测传感器可实时采集温度、湿度、粉尘浓度等数据,当生产环境超出安全阈值时自动触发预警,为半导体、医药等对环境敏感的行业提供安全保障。
柔性末端执行器创新,适配多品类作业需求
针对不同行业的柔性生产需求,ABB 推出多元化末端执行器解决方案。在食品包装领域,其硅胶材质的真空吸盘采用食品级认证材料,可实现对面包、水果等易损物料的无损抓取,目前已应用于达能集团的酸奶生产线,替代传统人工完成 “灌装 - 封口 - 装箱” 全流程,单日处理量提升至 8 万盒,且避免了人工接触带来的污染风险。
在金属加工领域,ABB 研发的液压夹爪 MaxGrip 500 可提供 5000N 的夹持力,适配不锈钢、铝合金等多种材质工件,配合机器人完成精密铣削、钻孔作业。某航空零部件制造商引入该夹爪后,工件加工精度误差控制在 0.03mm 以内,满足航空工业的严苛标准,生产效率提升 30%。
数字化服务体系升级,保障配件全生命周期价值
为最大化配件价值,ABB 同步升级数字化服务体系。通过 ABB Ability™工业互联网平台,客户可实时监测配件运行状态 —— 当伺服电机、传感器等核心配件出现异常时,平台会基于 AI 算法提前预警,并自动推送适配的备件型号与更换方案,平均故障响应时间缩短至 2 小时。
此外,ABB 推出 “配件终身管理计划”,为客户提供从选型、安装到维护、更换的全流程服务。针对已停产的老旧配件,ABB 可提供定制化升级方案,例如将传统继电器控制系统升级为新一代 PLC 控制系统,帮助客户延长机器人使用寿命,降低设备更新成本。目前,该计划已覆盖全球 80% 以上的 ABB 机器人用户,某汽车零部件企业通过该计划,将机器人配件平均更换周期从 18 个月延长至 28 个月,年度维护成本降低 35%。
随着智能制造向 “高精尖” 方向迈进,核心配件的性能与可靠性成为决定生产效率的关键因素。ABB 此次配件矩阵升级,不仅展现了其在精密制造领域的技术积淀,更通过场景化解决方案与数字化服务,为各行业智能制造提供 “强基固本” 的支撑。未来,ABB 将持续聚焦配件技术创新,探索 AI、数字孪生等技术与配件的深度融合,助力全球制造业迈向更高质量的发展新阶段。
了解更多—ABB机器人配件